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海丝文化季·广府新语】广东醒狮故事多


  5月14日,海丝文化季之“广府新语”系列人文讲座活动在越秀区图书馆开讲。文木文化遗产技术服务中心研究总监、广府民俗学者徐嘉莉女士,为广大市民献上题为“广东醒狮的源起和演变”的精彩讲座,趣谈广东醒狮的源起和演变,解读它在广府民俗文化中的功能,吸引众多听众。

  广东舞狮为什么可以长盛不衰?它与洪拳有什么关系?古时候的中国并没有狮子,舞狮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广东人为什么将狮子称为“醒狮”?黄飞鸿真的会舞狮吗?他那个年代的舞狮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带着一个个对广东醒狮的疑问,徐嘉莉女士在讲座上向市民群众详尽地介绍的广东醒狮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她谈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描述广州春俗时,写到“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的热闹景象。直到今天,舞狮依然是广东地区传统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俗语道:“只要有祠堂,就有狮子、洪拳。”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自唐朝到明朝期间慢慢由北方流传至南方,曾通过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遍及东南亚以及各国华侨居住地。现主要流传于广东、广西。

  讲座上,徐嘉莉女士为听众呈现了很多广东醒狮的珍贵采风照片、音像视频。其中很多都是她在今年新春期间奔跑于省港城乡,不辞劳苦收集而来的。这些“新鲜滚热辣”的照片和视频,与底蕴深厚、考证严谨而又富有趣味的文字相得益彰,令现场的市民大饱眼福、耳福。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信息丰富、考证严谨、言必有据,富有吸引力。这次讲座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深化了市民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