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会展业的创新发展”|广州学术季之羊城学堂系列讲座第五场回顾

        12月2日,学术季的“新成就 · 新未来——羊城学堂系列讲座”第五场邀请了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刘松萍来到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为市民朋友解读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州会展业的创新发展。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教授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发展情况、广州会展业发展情况、广州会展业的创新发展,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经济及人口分布格局特点、会展行业协会发展状况、粤港澳企业合作方式。
       刘松萍教授介绍,全球有四大湾区,分别是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但无论从人口、土地面积和集装吞吐上,粤港澳大湾区都是排在首位。她进一步提到,从展览面积来讲,广东省当属粤港澳大湾区首位。而广东会展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珠三角地区,竞争激烈。在发展过程中各区域错位发展,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会展产业有各自的特色。
      “广州以广交会为龙头;深圳则更强调信息技术和物化产业,特别是高交会,以高交会引领的科技信息化产业;东莞和佛山则主要强调工业展,东莞曾定位为‘华南工业展览之都’,佛山以顺德的工业为主;香港的展览以贸易展为主,主要是因为没有关税;澳门主要强调的是泛娱乐领域。
       “会展业是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政府定位将广州打造成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但与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展强会弱,展览能力比较强、会议能力比较弱。”刘松萍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会议数量排名中,广州共3次进入前10名,而2017年后,《财富》全球论坛、金砖国家运动会、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世界港口大会、世界大都市协会世界大会等国际性会议相继落户广州,代表着广州市会展会议业转型发展迈向一个新趋势。刘松萍还表示,广州是千年商都、商业氛围浓厚,广州市的城市定位之一就是要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此外,琶洲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十分大,是广州会展的集聚区。刘松萍举例说,“就像我们讲广交会一样,在国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广州,但是他一定知道广交会,现在也一定知道琶洲。一年两届的广交会,世界各地的采购商都会来到广州,他们纷纷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的平台”。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到,聚集琶洲全产业链资源,以新机制打造动力源的提案。目前广州市陆续颁布了会展相关的扶持政策,继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后,广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聚集琶洲全产业链资源,以新机制打造新动力源》的提案,《广州市海珠区扶持会展业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展会志愿服务指南——以广交会志愿服务为例》等政策也陆续发布。 刘松萍提到,广州强调会展业的市场化,除了政府政策扶持以外,更多是强调市场的功能。
       广州会展业的创新发展跟现在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密切结合在一起,想要创新发展,首先要了解到会展发生的变化。目前各国到各省市都很重视会展,而且会展的功能已经有了改变,以前更多是在于场面热热闹闹、在于吃住行游运购的带动效应,而现在更多是在于对产业的贡献、对城市的名片作用以及对城市的推广作用。如今,很多省都在研究怎么通过品牌展览和品牌会议来发出声音,传达理念。比如我们通过《财富论坛》发出广州声音,这预示着广州会展也在创新发展。其次是技术手段的改变。 当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在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也影响着流通领域发生改变。品牌展会不光是一个产品的展示,它所展览的更多体现在信息、技术、人脉。展会是一个平台,品牌展会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盛会,这个行业的人必须会来,这也是行业地位的体现。
        刘松萍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统一规划,意味着广州面临更加开放的会展市场。近年来,会展业并购层出不穷,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必定让并购愈演愈烈。广州市会展业在保护本土品牌的同时,应当接受外资注入,借鉴成功经验,做大做强

 

 
        怎样在竞争的格局当中走创新发展之路?刘松萍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广州展业必须竞合发展,通过大湾区统一发展的理念来错位竞争;其次是走“联展”新模式,粤港澳湾区几地之间形成联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另外,展览在设计领域、呈现方式上要有一定的变革。(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