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羊城学堂】陈昌明主讲亚丁湾护航亲历记


  4月16日上午,2016广州海上丝路文化活动季之羊城学堂系列建筑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邀请了广州航海学院海运系无限航区船长、亚丁湾第九批护航编队旗舰船长陈昌明,为广大听众带来一场题为“为‘海上丝路’保驾护航——亲历亚丁湾护航”的精彩讲座。

  陈昌明船长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其实来源于世界各地,如体育设施、饮食用品、国家基础建设物资等,这当中就需要经过一个运输的过程,运输方式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船运输。商船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一样都可能存在各种风险,例如,可能遇到火灾、搁浅等人为安全问题,也可能遇到狂风暴雨,龙卷风、台风等自然灾害,还有一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海盗。

  影视、小说中经常会出现海盗的形象,比如电影《加勒比海盗》,这些形象给人感觉是劫富济贫的英雄,而现实的海盗并非如此,如索马里海盗,都是真枪实弹,不仅图财,还有可能要命。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规划,得到全世界各国的赞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海上商船运输安全问题。

  亚丁湾护航之旅可谓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在承载国家“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使命上,船员们义不容辞地投身于航海事业中,克服重重困难,强忍着思念家乡的酸楚,与风浪和海盗搏击,最终成功到达彼岸。这样的经历无疑打破了人们对远航的想象,它并不是一帆风顺地在海平面上行驶,而是随时随地要与未知的风浪战斗。

  亚丁湾航海之旅可以说是与风雨和海盗博弈的故事。

  为了与西南季风带来的暴雨抗衡,船员们必须有丰富的航海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日夜交替值班且不能处于熟睡状态,才能保证团队安全。没日没夜的交班让人心力交瘁,那一丝残阳和欢腾的海豚也许就成为船员们工作的调剂;面对海盗的来袭,他们更加需要及早在船上备好全副武装;为了保存物资还需要跟当地的海盗沟通与交涉。海盗的出现存在地域性、时间性、组织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在航行经过贫穷的国家时,海盗出现的几率更高,他们熟悉当地天气,会避开风浪大的冬季,也多会选择在白天下手。最困惑的是他们有时会有一整个集团伪装成渔船,让船员难以决定是否远程射击,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为了防海盗,船员们在商船中经常会有一些基本配备,包括确保有足够的双筒望远镜;配备防弹衣、防弹钢盔;利用废铁块、石灰包等进行还击;最基本的一点,是开启“消防水”,阻止海盗登船,一旦海盗上船,消防水就会对他们进行冲击;另外,由于在甲板上增加人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海盗有武器,这时候就会选择放一个假人,可以起到迷惑的作用,也能对自身进行保护;还有设置密集的倒刺网等,给海盗登船增加困难。

  在担负国家重任的同时,亚丁湾护航船员在航海途中出于人文关怀,也会对外国船施与援助,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凡是切身经历过亚丁湾航行的人,都不自禁感叹中国海军的伟大,他们牺牲了自我,忍痛舍弃妻儿,远赴亚丁湾,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在一个随时可能失去信号和联络的海平面上应对未知的困难。但正因如此,成功的归航才能更加让人感觉到祖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