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科网 搜索 导航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系列研讨会(第二场):"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史料价值”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2017年11月15日上午9时,由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及“广东华侨史”编委会共同承办的“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史料价值——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系列研讨会(第二场)活动在暨南大学校本部图书馆一楼文献演播厅举行。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德焱,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社科处副处长黄晓燕、文学院院长程国赋,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暨南大学师生代表及广州市社科联部分干部、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广东华侨史》编史办学术秘书约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场学术研讨会由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所长马建春教授主持。
   夏泉副书记发言。
    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指出,召开“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史料价值”研讨会,目的是为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华侨文献史料价值的重视。夏书记强调指出,世界五大洲都有广府华侨的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组织都有其文献资料,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些资料散落在各个地方,保留至今的更是弥足珍贵,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中,广府侨乡的文献可以说是十分丰厚的,对发掘研究这些华侨文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后,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继续得到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彰显“侨校”特色的两大研究领域。
郭德焱副主席发言    
    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郭德焱在发言时指出,自古就有广府人到海外发展,至今保留有许多珍贵的华侨文献。“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史料价值”研讨会的召开有利于加快推动《广州大典》第二期编纂(1921年—1949年)工作的开展,以及增加广州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史料价值”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山大学南海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袁丁教授对美国国家档案馆所藏广府移民档案的特点、内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厦门大学历史系曾玲教授以《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文献研究》为题着重阐述了其文献资料的收集过程及最近的研究成果。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中心石坚平教授简要介绍了关于民国时期四邑侨乡华侨文献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中心副主任刘进教授就台山银信博物馆筹备过程中征集到的民间华侨文献的类型、特点与价值进行了介绍。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纪宗安教授通过举例展示了在岭南园林的建筑中由归国华侨融入的西方元素。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张应龙教授简述了海外广府华侨文献的种类与史料价值。
    马建春所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史料的发掘及整理对传承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完善发展广府地区的华侨史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有更好创新。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续写城市的编年史,加快推进广州大典民国文献编纂整理及利用。(学会部)